环境教育的探索与绿色学校的创建什么是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否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纯”自然科学知识?环境问题是否与众多社会因素或人的因素相关?环境教育是否需要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环境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素质?一、环境教育的根本特征整体论——哲学基础适切性——中心原则批判性——必由之路整体论:环境教育的哲学基础整体论:事物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但又大于各个因素之和;环境及环境问题:涉及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诸方面;环境教育: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门学科;环境素质的培养不是将相关因素简单累加,而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整体论:环境教育的哲学基础环境教育:不取代任何现行学科,而是依赖于所有学科领域来整体地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进行环境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环境教育要作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切性:环境教育发展的中心原则适切性:事物与事物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联作用。环境教育的适切性:教育应当重视社会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环境教育应当起始于乡土性和生活性内容。批判性:实现环境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环境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没有划一的标准答案;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到观点、决策等社会科学领域;批判性思维是未来有环境责任性公民必备的素质。环境教育是一个涉及整个知识领域的教育过程,在个人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基础上,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关注环境质量的责任感和把握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新型价值观,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及其内涵与自然、环境知识相关的学科,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不构成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必须渗透到社会科学课程,才能有助于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重要的是要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及其内涵环境教育要超越关于环境及其问题的学习;环境教育要用一种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去形成学生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