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主体教育一、主体教育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主体教育思想是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教育的主体性的涵义及表现1、教育的主体性的涵义教育的主体性是指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活动而展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1)是指教育活动者的主体性(2)是指活动形式显现的主体性2、教育主体性的表现(1)教育过程的组成及其主体性表现教育活动过程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的主体(即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组成。教育过程的主体性是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与实践,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合规律性和发展性。(2)教育管理的组成及其主体性的表现教育事业管理简称教育管理,与教育过程有联系,但又有区别。首先,对象不同。其次,主体不同。第三,主体性的对象性活动性质不同。教育管理的主体性是指管理主体在依据社会需要进行人才群体规划、培育与管理上表现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其特点表现为正确方向性、计划性和自我完善性。三、主体教育价值取向1、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性(1)什么是教育价值取向指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作出价值选择时所持的倾向性。(2)什么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性指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所作出价值选择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程度。(3)衡量教育价值取向合理性的标准首先,要有利于提高人的主体性其次,要有利于提高教育自身的能动性第三,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合理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点(1)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和实现人生价值(2)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3)使受教育者形成真、善、美的理想人格四、教育过程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1、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实质(1)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属性第一,学生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第二,学生的主体性的两种含义:指人在自身发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