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事件:大公司的小家子气8月1日,《北京楼市周刊》以整版的篇幅对万科侵权事件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作为一个大公司,一个公众企业,尤其是行业的老大,社会与整个行业都无形中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寄托了更多的期望,行业领袖如果有了负面的信息,人们甚至容易对整个行业产生怀疑。于是,当万科出现了侵权事件,那么整个房地产业是不是也存在普遍的侵权事实,人们对此就很容易引起思考了。从万科侵权事件本身来说,万科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有失一个大公司的风范,有损一个大公司的形象。首先,万科未经对方许可使用了对方部分设计方案的事实,表明万科在这一点上缺少一种大公司的胸怀。根据业内的说法,在房地产行业,让乙方垫资,拖欠支付等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设计方案博采众长,而避免支付其中某些费用是常有的事情。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比如超市要收进场费,甚至促销赞助费。但是,行业领导者应该超乎常态之上,有更加高明的生存之道。就房地产业而言,其领导者就应超越拖欠支付等低层次状态,引导行业健康与良性的发展,应该通过更高明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比如万科发起的行业采购联盟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客观来说,万科在品牌整合、产品设计、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客观业绩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行业领袖的风范。但是,万科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却是有悖于大公司的胸怀与风范。其次,万科对该事件的处理手段与公关策略也有损于一个大公司的形象。大公司更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在今年4月份就有,当时《中国质量报》的报道,恒真公司要求万科公司赔偿损失而被拒绝,进而将万科公司及万科物业管理公司推上被告席,要求二被告赔礼道歉,立即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由于双方要求差距太大,法庭调解无果。其实,这时候已经意味着万科需要通过危机公关化解各种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客观来说,该事件的性质并不十分严重,在这一过程中,万科有很多种手段可以消除这次危机,可以避免被媒体再次爆光。但是,几个月后,该侵权事件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当然,大公司也会犯错误,也不必害怕危机。“危机”把“危险”化解后便是“机遇”。大公司决不应该在发生错误或者危机以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也不应该置之不理,高高在上。世界上弥补错误、化解危机的良药只有一种,那就是诚恳,诚恳地道歉,坦诚地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