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IndexAcademy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解析中国指数研究院2017年5月1目录2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从世界三大湾区经济看湾区发展粤港澳湾区合作发展历程及近期规划动态121978-2000年,前店后厂,产业垂直整合。2001-2013年,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以服务业为核心经济整合。2014年至今,以宏观经济战略为依托区域整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粤港澳合作发展历程3第一阶段(1978年—2000年)?70年代末,香港的制造业面临着地价攀升,工资刚性上涨,成本增高,竞争力下降的巨大压力。其时恰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香港的制造业得以向广东北移,将珠江三角洲作为生产基地,既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推动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在长期的合作中,粤港两地已经形成了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式的合作模式。?80年代,香港70%的大型工厂已将部分或全部生长线北迁,1991年香港工厂有4.9万家,1995年减少到3.1万家。?从产值比重看,1984年香港制造业占全部生产总值的24.3%,1989年为19.3%,1994年为9.2%,2000年减少至5.9%。前店后厂,产业垂直整合此阶段发展特征:香港主要发展服务业、广东主要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地域分工模式。4第二阶段(2001年—2013年)?进入2000年以后,粤港澳合作着眼于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向纵深化发展。鉴于粤港澳三方优势产业互补性特征,粤港澳在此阶段的合作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2008年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规划,要在2012年把服务业产值增加至GDP的53%,到2020年达到60%。?2009年,《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并提出四项跟进工作,即跨界交通合作、跨界地区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协调机制建设。?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