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为品牌讲述一个鲜活的故事渐趋火热的微电影,呈现“诸侯争霸”局面,无论是从概念,还是创意制作上,各个媒介平台、制作公司、营销公司、广告主都有自己的一套运作方式,而新浪微电影大赛却让行业对微电影制作和运营有了新的认识。2011年12月10日,新浪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了“2011首届微电影节”,在当晚的新浪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上,全场大奖由《大众银行“梦骑士”》获得,除此之外,《益达酸甜苦辣》、《七喜圣诞许愿片》、《海航光明行》等近10部微电影作品还获得其他各种奖项。部分与会行业专家表示,新浪举办的微电影大赛,为行业搭建了一个新的营销平台和认知平台。《21世纪广告》总编任长春说,“我认为新浪做了一件好事。将来微电影可能会很多,会良莠不齐,但是标准是什么样?新浪微电影大赛可能就会给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标准,或者对这个行业整体来说,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是值得推崇的。”重新思考微电影据介绍,新浪微电影大赛历时半年,覆盖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微电影大赛的参与用户达71766人,征集到的投稿作品有1904部。新浪微电影大赛自开赛以来,引起了无数行业人士对短视频营销的再次关注。有人认为,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短视频有了新的消费路径,用户对其的相互分享和自发传播,形成了新的具有社会化特性的“注意力短视频”。其中可分微视频和微电影,虽然大赛之前二者概念模糊,但是并不妨碍企业去尝试包含微视频、微电影的短视频营销,并逐渐把它们当作营销标配。作为短视频最重要的消费平台之一,新浪对微视频和微电影有自己的界定,新浪全国销售总经理李想称,从广义上来说,所有适合微博平台收视与传播的3-5分钟短视频都是微视频,包括新闻、音乐、体育、娱乐、拍客、短片等等,主要是用来满足用户的基本信息消费。微电影则是特指由专业团队制作、用电影的叙事手法表达内容,然后利用微博进行收视和分享传播的短片。微电影更多的是用来满足企业的商业诉求。微电影的商业规模至于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前途判断,李想认为可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进行考察。企业对微电影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除了因为对新营销手段进行尝试外,电视广告的涨价、受众老龄化、容量小等因素也迫使一些企业转移了营销阵地,纷纷投资容量大、成本相对低廉、传播特性社会化的微电影,然后把微博当作新的视频营销平台。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