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光辉历程从开篇的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教育是不分先后,不分贵贱,没有尊卑,没有老幼的平等交流)(即平民教育)2、因材施教:讲授以及问答的独一性。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有两种解释:A、主观上我们所理解的,因人而宜,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针对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B、孔子当时歪打正着,也是由于社会地位,关系等因素的所致,在给学生讲授课程上,下意识的采取了分门别类,后来取得了意向不到的效果。*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搞清孔子当时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这个教育思想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因材施教不但成为儒家教育的核心理论,也成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由古至今对于美好教育所提出的伟大构想,直到现在,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我们先姑且把孔子的这个思想看成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另类教育模式。(即另类教育)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教育比较深层次的理论,我们暂且不详细的分析!但是就单单上述两点内容,我们总结了一下,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1、比较注重人,人性的自由发展(在政治上成为“仁政”)因为首先从《论语》的成书角度看,它不是孔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的儒家言论,他的弟子进行整理,东拼西凑汇集成书。这本身就体现出了孔子在教育上倡导的发散思维,互通有无,鼓励每一名学生都来阐述自己的感悟以及学习见解,不管错对,本身就是没有对错的。只是我们所看的角度不同,关键是敢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eg.这让我想到了《西游记》最后一集的一个场景,师徒四人在晒经石上晒完经,准备收经书时,有一本经书有残缺,唐僧一声叹息!而孙悟空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哲理:天地本不全,人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因不全之理,非人国所能为也!(天地万物不可能完美,更何况是人呢?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关键是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残缺你可能认为是不完美,但是相反过来看可能就是特殊、个性,这也是一种完美,任其发展就好,干嘛控制它呢?)——人性教育,人文教育2、实际观察,互通有无,讨论式教学,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言教育)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