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档在线最全资料平台www.doc365.netQQ:744421982家电业:谁在阻止中国品牌长大国泰君安杭州2005-2-14对要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来说,企业规模的大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规模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对以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为竞争基础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更为重要,所以,做大规模成为本土家电企业的目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我们的思维有了新的改变。韩国大的家电企业都摔了跟头,我们的家电企业则是健康地小着,但是,经过危机爬起来的三星、LG的巨大规模再次给我们带来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规模的压力。可惜的是,我们的家电企业在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里,突然长势缓慢或者有些企业根本就不长了,整个行业在浅层次的“大”与“强”的争论中迷失了方向。目前,本土品牌单一产品销售过1000万台的企业寥寥无几,跨国企业的规模却是越做越大。中国家电的出口在快速增长,但是,从海关统计的数字看,为这种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基地。怎样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放大自己的规模,成了中国家电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在这个规模压力面前,中国的企业急了,一些深陷难关的跨国公司也急了,中国企业急欲利用跨国公司拿到大的加工定单,而跨国公司则想利用中国市场的要素优势,于是,中国家电市场出现了最近几年少有的新合资动向。TCL与汤姆逊合资组建据称产能超过1800万台的世界第一彩电企业,美的、东芝、开利也在撮合组建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调企业,这两个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合资个案是不是本土家电企业做大规模的科学途径?笔者认为,这两个个案反映的仅仅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市场资源的创新,而不是中国企业发展本土巨无霸的创新。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你合资,把你的品牌销蚀掉;第二个阶段是利用本土的“休克鱼”,比如伊莱克斯式的对中国家电企业的使用。目前的这种合作则是开始利用中国家电中的“大个儿萝卜”。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因为这种合作是对中国家电业几乎最为优质资源的使用,这种使用看起来是在造就中国自己的家电巨无霸,实际上,如果我们的企业通过联姻把自己的制造规模搞上去了,而自己的品牌还徘徊在国内的话,这种联姻则是在“温水煮青蛙”。中国的大企业也在中国国内不停地寻找综合成本低的地方投资,但是,这种低成